(資料圖片)
打造“線上直達+線下兜底”全鏈條輔導體系,創新實施“三核”工作法。10月12日從萬柏林區稅務局獲悉,該局聚焦落實水資源稅政策,以“精準服務”破題,讓農業經營主體獲得充分的稅收優惠。
線上,電子稅務局不僅彈窗推送政策原文,更將“取用水分類計稅”“特殊情況申報”等難點,做成圖文并茂的“一圖讀懂”;稅企微信群里,稅務工作人員實時回復企業提問——小到“水表數據如何換算計稅依據”,大到“逾期申報是否有處罰”,均逐一耐心解答。線下,區局辦稅服務廳的“水資源稅服務專窗”更是“零距離”助力:對首次申報的企業,工作人員會拿著空白申報表,逐欄講解填寫規范;遇到年長的財務人員,還會“手把手”輔導他們操作電子稅務局,確保每一位納稅人都能“懂政策、會申報、享服務”。
在鄉村,萬柏林區稅務局創新實施“三核”工作法。“核證”環節,稅務人員聯合水利部門工作人員,帶著電子臺賬走進合作社,對照取水許可證上的“用途”“取水量”,與合作社負責人逐項核對,避免“張冠李戴”;“核量”環節,稅務人員定期查看合作社的取水記錄冊,結合季度用水量動態調整管理方案——去年有個合作社因天氣干旱用水量激增,稅務人員提前預警,幫其調整用水計劃,既避免超限額繳稅,又引導科學用水;“核效”環節的“回頭看”更是接地氣,稅務人員走進農田,查看取水是否真用于灌溉玉米、蔬菜,遇到合作社將部分水用于魚塘養殖的情況,會及時提醒“非農業用途需補繳稅款”,既守住政策底線,又讓納稅人明明白白。
真金白銀的減免,讓農業經營主體的“腰包”更鼓、信心更足。萬柏林區東社街道南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2025年上半年取用水43516立方米,遠低于14萬立方米的年度計劃,17406.4元的減免稅額到賬后,合作社負責人第一時間采購了3臺新型灌溉設備,“以前澆水要靠人工拉管,現在新設備省工又節水,這免稅的錢花得值!”同街道的圪嶛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12476.4元的免稅款直接變成生產力。
| ||||

Copyright @ 2001-2013 m.damingfuz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健康網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未經書面授權,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中國健康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