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舉報
凡平時久蹲廁所(10分鐘以上)或長期便秘的患者,總有一種排便不盡的感覺,而且,越久蹲這種感覺越加明顯。
因為沒有便血或脫出等疾病,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錯覺,經過檢查后,發現除占位性病變或炎癥性疾病外,多數與患者直腸黏膜松弛或者黏膜內脫垂相關。即使是健康人也可出現直腸黏膜松弛或者內脫垂,其發病概率約為17.65%,只是這種感覺不被人們重視而已。
引起直腸黏膜松弛或直腸內脫垂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與長期便秘或久蹲廁所(即使不便秘)有關。所以,便前大便不易解出,而便后恰恰由于黏膜仍“堆在” 腸腔,沒有復位,仍然刺激直腸末端壓力感受器,所以,便后仍覺未盡,直至黏膜本身的彈性復原后,刺激感消失。所以,排便不盡感、大便不暢、便次增多是本病的最主要特征。大便時越用力,癥狀越明顯,有些患者還會出現惡性循環。
排便講學問
有些本事看似平常,但其中包含著諸多的技巧。比如說話人人都會,但是能像郭德綱一般紅遍大江南北卻不是誰都可以。又比如排便,每個人都自以為熟練掌握,但事實并非如此,其中包含了種種奧秘。
多蹲少坐
幾百萬年來人類一直蹲著排便,也就是近十幾年大伙兒才用上了坐便器,肛門周圍的肌肉很是不適應啊,當我們處于坐位排便時,肛門周圍的肌肉會牽拉直腸,導致排便更加費力。這也是蹲著排便為什么更舒服更方便的原因。
如果不清楚這個秘訣,就容易引起肛管皮膚的損傷,也就是肛裂,而肛裂反復發作會引起肛門狹窄,排便會更困難。道理雖然明白了,但是在城市里坐便器越來越普及,一坑難求。另一方面,有些人總覺得公共使用的坐便器很臟。于是有人發明了新的身法,那就是踩在坐便器上。
注意!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您想,屁股多圓啊,坐在坐便器上時,全身的重量會很均勻的分散開來,可是兩只腳踩在上面時,力道忒集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坐便器真的不像你以為的那么結實,如果真的蹲在上面拉屎的話,很容易壞掉的。您猜猜,如果您的大腿和鋒利的陶瓷茬子硬碰硬的較量一下,誰會贏?
速戰速決
痔瘡啊,直腸粘膜松弛脫垂啊,這些毛病原來都跟肛墊下移有關系。而直腸腔壓力的增加就是肛墊下移的根本原因,所以拉屎時間長這種持續保持直腸腔高壓力的行為就特別不好。書、報紙、手機、iPad 這些東西是絕對不要帶進廁所的。
謹慎用藥
許多便秘的朋友會使用一些藥物來治療,比如常用的番瀉葉、果導片、復方蘆薈膠囊什么的,短時間內效果還是有的,但是我們不推薦。因為這些藥物通常都含有蒽醌類的化合物,長時間使用會造成大腸黑變病,整個腸粘膜變的黑紫黑紫的,有一定癌變的傾向。
另外,大家非常熟悉的開塞露,值得一說,很多人以為這個東西就是起潤滑作用的,往肛門里甚至肛門口一擠就好了,其實不是。開塞露設計成前面有個長長的尖端當然是有目的的了,在直腸里存有硬糞塊的時候,用這個尖端插到糞塊里,然后把糞塊泡軟,就好拉出來了。
不可不備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排便是個高危的運動項目,尤其是對有心臟方面疾病的老年人而言。對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來說,是容易誘發出來心梗的。因為這種情況誘發心梗的患者很容易錯過救治的機會,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很簡單,廁所里一般沒電話,呼救不方便;廁所一般沒窗戶或者窗戶很小,呼救不方便;一般在家里上廁所時沒人會穿的盔明甲亮的,所以往往隨身帶的急救藥物也就不方便取用。相聲大師馬季先生的不幸就是個例子。對于有冠心病的老年人而言,在廁所里備上一瓶硝酸甘油還是很有必要的。
| ||||
Copyright @ 2001-2013 m.damingfuz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健康網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未經書面授權,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中國健康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