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寒冷,在一周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經收治了數十例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的患者。
老周73歲,有高血壓20余年。去年開始出現左腿疼痛、乏力,開始時以為是關節炎,天氣剛轉涼就穿上了厚厚的棉褲,但是左腿的疼痛、發涼癥狀不僅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重,而且到了晚上痛得更加厲害。最近兩個月以來,左腿疼得厲害。
前不久,老周入住該院介入血管科后進行檢查,發現他的雙下肢動脈多發硬化斑塊,左側的股動脈自起始段到膝關節水平長段閉塞,閉塞段長度大約有30cm,診斷為“左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
討論后醫生決定采用微創的方式開通左股動脈閉塞,恢復左下肢的血供。術后,老周左下肢的疼痛完全消失。術后第3天,老周就痊愈出院了。
據該院副主任醫生段鵬飛介紹,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ASO)是由于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引起下肢動脈狹窄、閉塞,進而導致肢體慢性缺血。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齡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發病率逐年提高。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吸煙、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凝狀態、血液粘著性增高及高齡等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危險因素。
ASO早期可無明顯癥狀,或僅有輕微不適,如下肢畏寒、發涼等。之后逐漸出現間歇性跛行癥狀,這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特征性癥狀,表現為行走一段距離后,出現患肢疲勞、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時間;休息后癥狀可完全緩解,再次行走后癥狀復現,每次行走的距離、休息的時間一般較為固定。病變進一步發展,則出現靜息痛,也就是在患者休息時就存在肢體疼痛,平臥或夜間休息時癥狀會更加嚴重,病人往往整夜無法入睡,寢食難安。最終患者肢體可出現潰瘍、壞死而需要截肢,而這種潰瘍或肢體遠端的壞死常常由于輕微的肢端碰傷誘發。范嶸 薛馬義
(來源:
| ||||
Copyright @ 2001-2013 m.damingfuz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健康網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未經書面授權,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中國健康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依法必究